2022年專題
6月1日清晨6時26分,歷時16小時的500千伏博愛變220千伏分母運行操作結束,500千伏博愛變電站220千伏分母出線間隔改造工程圓滿完成,正式投運。該工程不僅提升了焦作東南部電網供電能力80萬千瓦,還解決了博愛變220千伏系統(tǒng)長期以來的短路電流超標問題,更使焦作電網運行方式趨于靈活,新能源接入更加方便,電網供電可靠性進一步提高。
128天艱苦奮戰(zhàn) 鉚足干勁推進度
博愛變220千伏分母改造工程是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迎峰度夏保供重點項目,該工程自今年1月25日起正式實施。
在通常情況下,變電站內的幾條母線是通過母聯開關并列運行的。分母運行就是斷開母聯開關分列運行,即幾條母線在站內不再直接聯系,而在站外通過系統(tǒng)聯絡線加以聯系。分母運行后,博愛變電站220千伏母線分別成為兩個獨立的電氣節(jié)點運行,不僅減少了系統(tǒng)短路電流,進一步提高了供電可靠性,還為新建發(fā)電機組并網創(chuàng)造了條件,便于更好地服務發(fā)電企業(yè)。
為了全力推進工程進度,負責施工的國網焦作供電公司根據焦作地區(qū)短路電流、電網網架、電網潮流特性及重要斷面變更等特性,提前制定電網運行策略、風險防控措施,并對安全管控重點進行分析,為工程圓滿完成建設任務奠定了基礎。
5月27日,該工程進入攻堅階段。記者走進施工現場,在距離博愛變電站南邊不遠處,展放導線的施工正在緊張進行。只見一架無人機搭載一條尼龍繩,在施工人員的操作下,快速飛向對端鐵塔,并穩(wěn)穩(wěn)地懸停在塔頂,拋下尼龍繩后返回,對端人員將尼龍繩與導線相連接,在張力機和滑輪的作用下,一根導線徐徐向另一端延伸。緊接著,另一組工作人員壓接好電纜頭,再將導線與絕緣子相連接。
放線施工現場的馬路對面,是正在進行的組塔施工現場。地面6名施工人員馬不停蹄進行組裝,空中的5名作業(yè)人員在吊車的協助下,一步步將鐵塔高高立起。
除此之外,還有大大小小七八個不同的施工現場,每個現場都熱火朝天。當天氣溫達36攝氏度,塔上的工作人員為了避免重復上下浪費時間,選擇在空中就餐,塔下的工作人員顧不上擦去額頭的汗珠,鉚足干勁推進度。該工程項目經理原佳豐介紹:“本工程工序復雜,時間緊、任務重,所有參建人員都不停歇,全力以赴確保工程按期投入運行。”
24處跨越改造 挑戰(zhàn)前所未有
在博愛變電站的外圍,500千伏博塔線、220千伏博太線等高壓線路通道相當密集,此次建設要鉆越博塔線、博太線4次,跨越35千伏及以下線路20次。如此密集的反復鉆越、跨越,對每一位參建者來說,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�!肮こ讨y,不僅難在工程量大、工期緊等方面,更難在線路跨越方面,安全管理壓力非常大。”國網焦作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姚凱說:“本次施工,涉及多條220千伏線路同停,多條110千伏、35千伏、10千伏線路配合停電,作業(yè)面多,施工人員多,因此,抓好現場安全尤為重要�!�
跨越工作安全風險高、施工任務異常艱巨,既要通過停電來確保施工和被跨線路運行安全,又要減少停電天數保障當地生產、生活用電。特別是AN4-AN5區(qū)段,需要在同一檔內完成500千伏博塔線鉆越和10千伏線路跨越施工,作業(yè)環(huán)境受到嚴重限制。
為了確保施工安全,國網焦作供電公司加強施工組織和資源調配,優(yōu)化作業(yè)計劃和施工工序,聚焦安全質量管控、人員隊伍管理等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統(tǒng)籌考慮“兩個承載力”,切實做到“四個管住”,25名管理人員“朝五晚十”,與60名作業(yè)人員同進同出,同時在4個作業(yè)面保障施工安全。
工程送電前,該公司開展安全穩(wěn)定校核,全面評估停電期間風險隱患,優(yōu)化局部電網運行方式,提高檢修期間電網供電可靠性,并精心組織人員力量,確保操作萬無一失。同時,召開宣貫會,宣貫分母后電網特性變化、運行規(guī)定變更、調度送電措施,優(yōu)化停送電時序等,并分析電網運行特性,編制運行規(guī)定及事故處置預案,開展反事故演習,提高故障應急處置能力。
85名參建人員 打響決勝攻堅戰(zhàn)
“從年初開工建設到現在,真是太不容易了。”項目投運在即,回想起128個日日夜夜,原佳豐感慨萬千。
自5月3日起,項目進入緊張的停電施工階段。如何確保施工安全有序又高效推進工程建設,是項目成功的關鍵所在。原佳豐深知其中的挑戰(zhàn)與壓力,他明白只有緊緊抓住計劃、隊伍、人員和現場這四個關鍵要素,才能真正掌握工程管理的核心。
原佳豐對此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。項目建設以來,他和施工項目經理王同戰(zhàn)的電話聯系幾乎沒有停歇過。從作業(yè)計劃的調整、施工方案的修正,到停電工作票的辦理、施工組織的協調,再到現場的安全檢查,他們事無巨細,親力親為。半個多月的時間里,他們的通話時間累計達到了1000分鐘。每天從早上5時開始,直到晚上10時結束,工地上也隨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。
5月23日,距離項目投運不足10天,焦作地區(qū)下起了連夜雨,工程建設正處于攻堅克難的最關鍵時期,組塔、展放導線等高空作業(yè)地點均在莊稼地進行,每個施工環(huán)節(jié)都關系到人員的安全和施工質量。雨水過后的泥濘給施工隊伍、作業(yè)機具、物資材料進場帶來困難,能否按計劃完成工程面臨嚴峻考驗。
“在困難面前不動搖、不退縮,是我們攻堅克難的動力�!痹沿S說,“我們的人員、機械、設備‘火力全開’,將雨水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�!�
22基桿塔,5.7千米線路架設,凝聚了工程各參建單位人員的心血和汗水。降低短路電流,提高供電能力,不僅是數字上的改變,更能看到電網網架在發(fā)生變化,電網風險在不斷降低,供電可靠性在不斷提高,在不遠的將來,還能看到清潔能源源源不斷地轉化為富民的基礎,一條條銀線猶如璀璨星光,助力焦作描繪出“綠水青山”的美麗畫卷。
(記者 楊麗娜 通訊員 李曉光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![]() |
焦作網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6月1日清晨6時26分,歷時16小時的500千伏博愛變220千伏分母運行操作結束,500千伏博愛變電站220千伏分母出線間隔改造工程圓滿完成,正式投運。該工程不僅提升了焦作東南部電網供電能力80萬千瓦,還解決了博愛變220千伏系統(tǒng)長期以來的短路電流超標問題,更使焦作電網運行方式趨于靈活,新能源接入更加方便,電網供電可靠性進一步提高。
128天艱苦奮戰(zhàn) 鉚足干勁推進度
博愛變220千伏分母改造工程是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迎峰度夏保供重點項目,該工程自今年1月25日起正式實施。
在通常情況下,變電站內的幾條母線是通過母聯開關并列運行的。分母運行就是斷開母聯開關分列運行,即幾條母線在站內不再直接聯系,而在站外通過系統(tǒng)聯絡線加以聯系。分母運行后,博愛變電站220千伏母線分別成為兩個獨立的電氣節(jié)點運行,不僅減少了系統(tǒng)短路電流,進一步提高了供電可靠性,還為新建發(fā)電機組并網創(chuàng)造了條件,便于更好地服務發(fā)電企業(yè)。
為了全力推進工程進度,負責施工的國網焦作供電公司根據焦作地區(qū)短路電流、電網網架、電網潮流特性及重要斷面變更等特性,提前制定電網運行策略、風險防控措施,并對安全管控重點進行分析,為工程圓滿完成建設任務奠定了基礎。
5月27日,該工程進入攻堅階段。記者走進施工現場,在距離博愛變電站南邊不遠處,展放導線的施工正在緊張進行。只見一架無人機搭載一條尼龍繩,在施工人員的操作下,快速飛向對端鐵塔,并穩(wěn)穩(wěn)地懸停在塔頂,拋下尼龍繩后返回,對端人員將尼龍繩與導線相連接,在張力機和滑輪的作用下,一根導線徐徐向另一端延伸。緊接著,另一組工作人員壓接好電纜頭,再將導線與絕緣子相連接。
放線施工現場的馬路對面,是正在進行的組塔施工現場。地面6名施工人員馬不停蹄進行組裝,空中的5名作業(yè)人員在吊車的協助下,一步步將鐵塔高高立起。
除此之外,還有大大小小七八個不同的施工現場,每個現場都熱火朝天。當天氣溫達36攝氏度,塔上的工作人員為了避免重復上下浪費時間,選擇在空中就餐,塔下的工作人員顧不上擦去額頭的汗珠,鉚足干勁推進度。該工程項目經理原佳豐介紹:“本工程工序復雜,時間緊、任務重,所有參建人員都不停歇,全力以赴確保工程按期投入運行�!�
24處跨越改造 挑戰(zhàn)前所未有
在博愛變電站的外圍,500千伏博塔線、220千伏博太線等高壓線路通道相當密集,此次建設要鉆越博塔線、博太線4次,跨越35千伏及以下線路20次。如此密集的反復鉆越、跨越,對每一位參建者來說,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�!肮こ讨y,不僅難在工程量大、工期緊等方面,更難在線路跨越方面,安全管理壓力非常大�!眹W焦作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姚凱說:“本次施工,涉及多條220千伏線路同停,多條110千伏、35千伏、10千伏線路配合停電,作業(yè)面多,施工人員多,因此,抓好現場安全尤為重要�!�
跨越工作安全風險高、施工任務異常艱巨,既要通過停電來確保施工和被跨線路運行安全,又要減少停電天數保障當地生產、生活用電。特別是AN4-AN5區(qū)段,需要在同一檔內完成500千伏博塔線鉆越和10千伏線路跨越施工,作業(yè)環(huán)境受到嚴重限制。
為了確保施工安全,國網焦作供電公司加強施工組織和資源調配,優(yōu)化作業(yè)計劃和施工工序,聚焦安全質量管控、人員隊伍管理等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統(tǒng)籌考慮“兩個承載力”,切實做到“四個管住”,25名管理人員“朝五晚十”,與60名作業(yè)人員同進同出,同時在4個作業(yè)面保障施工安全。
工程送電前,該公司開展安全穩(wěn)定校核,全面評估停電期間風險隱患,優(yōu)化局部電網運行方式,提高檢修期間電網供電可靠性,并精心組織人員力量,確保操作萬無一失。同時,召開宣貫會,宣貫分母后電網特性變化、運行規(guī)定變更、調度送電措施,優(yōu)化停送電時序等,并分析電網運行特性,編制運行規(guī)定及事故處置預案,開展反事故演習,提高故障應急處置能力。
85名參建人員 打響決勝攻堅戰(zhàn)
“從年初開工建設到現在,真是太不容易了�!表椖客哆\在即,回想起128個日日夜夜,原佳豐感慨萬千。
自5月3日起,項目進入緊張的停電施工階段。如何確保施工安全有序又高效推進工程建設,是項目成功的關鍵所在。原佳豐深知其中的挑戰(zhàn)與壓力,他明白只有緊緊抓住計劃、隊伍、人員和現場這四個關鍵要素,才能真正掌握工程管理的核心。
原佳豐對此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。項目建設以來,他和施工項目經理王同戰(zhàn)的電話聯系幾乎沒有停歇過。從作業(yè)計劃的調整、施工方案的修正,到停電工作票的辦理、施工組織的協調,再到現場的安全檢查,他們事無巨細,親力親為。半個多月的時間里,他們的通話時間累計達到了1000分鐘。每天從早上5時開始,直到晚上10時結束,工地上也隨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。
5月23日,距離項目投運不足10天,焦作地區(qū)下起了連夜雨,工程建設正處于攻堅克難的最關鍵時期,組塔、展放導線等高空作業(yè)地點均在莊稼地進行,每個施工環(huán)節(jié)都關系到人員的安全和施工質量。雨水過后的泥濘給施工隊伍、作業(yè)機具、物資材料進場帶來困難,能否按計劃完成工程面臨嚴峻考驗。
“在困難面前不動搖、不退縮,是我們攻堅克難的動力�!痹沿S說,“我們的人員、機械、設備‘火力全開’,將雨水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�!�
22基桿塔,5.7千米線路架設,凝聚了工程各參建單位人員的心血和汗水。降低短路電流,提高供電能力,不僅是數字上的改變,更能看到電網網架在發(fā)生變化,電網風險在不斷降低,供電可靠性在不斷提高,在不遠的將來,還能看到清潔能源源源不斷地轉化為富民的基礎,一條條銀線猶如璀璨星光,助力焦作描繪出“綠水青山”的美麗畫卷。
(記者 楊麗娜 通訊員 李曉光)
![]() |
|
![]() |
焦作網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