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ul id="v9hvu"><meter id="v9hvu"></meter></ul>
<dd id="v9hvu"><legend id="v9hvu"><strong id="v9hvu"></strong></legend></dd>
  • <b id="v9hvu"></b>

    1. 二維碼

     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

      Top
     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
      時政要聞 縣區(qū)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
     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
     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
      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
       焦作晚報 “焦作+”客戶端
      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
      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
        您現在的位置: 焦作網 > 時政要聞 > 正文
       
         

        時政要聞

        稻花香里說豐年丨伊川小米博物館:追本“粟”源繪豐景
        更新時間:2023-9-25 11:08:46    來源:新華社

        伊川小米博物館。

          □本報記者 劉曉陽 見習記者 劉靜雯

          “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�!边@一流傳千古的詩句,描繪了秋日豐收的景象。詩中的“粟”,俗稱“谷子”,脫殼之后,稱為“小米”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。

          “在‘最早的中國’二里頭遺址發(fā)現了大量碳化谷物顆粒,其中60%是碳化谷子顆粒,這說明距今4000年左右,在伊洛河流域已大面積種植谷子。”9月20日,在伊川小米博物館內,講解員魏姍姍將小米背后蘊藏的歷史文化娓娓道來。

          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谷子在種植、儲存、加工與食用等方面發(fā)生了巨大的變化。

          在古代,儲存谷子主要采用窖藏,人們在窯穴的表面先涂一層特制泥土,再用火烤,起到防潮的作用。如今,在伊川小米博物館的旁邊,就是現代化的萬噸谷倉,采用先進的通風系統、控溫控濕,保證谷子如新米一般,營養(yǎng)不流失。

          在加工方面,歷史上主要靠人工進行清理、分粒、脫殼等。如今,伊川小米已有了標準化的生產線,在小米博物館隔壁,三康米業(yè)的生產工藝國內領先,日產小米達120噸,45米長的生產線僅需一人操作。

          歷史與現代的碰撞、文化與科技的融合,讓昔日我國最具代表性的雜糧作物煥發(fā)了新活力。

          伊川縣地處豫西淺山丘陵區(qū),得天獨厚的丘陵環(huán)境和富硒土壤條件,非常適宜谷子生長。伊川成為全國春谷小米上市最早的區(qū)域之一,位于呂店鎮(zhèn)總面積350畝的全國谷子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基地,種植了國家谷子高粱產業(yè)技術體系征集的60個優(yōu)質品種和40個試驗材料,已建成智慧化農業(yè)云平臺,通過遠程操控管理系統,實現了智能檢測指標、自動控制灌溉施肥。

          目前,伊川縣種植優(yōu)質谷子20萬畝,年加工銷售伊川小米5萬噸,谷子種植面積和小米加工能力均居全省第1位。伊川小米2018年被登記為地理標志農產品,2020年被農業(yè)農村部納入名特優(yōu)新農產品名錄。

          秋分前后,伊川小米陸續(xù)進入收獲期。陣陣秋風吹來,沉甸甸的谷穗隨風搖曳,空氣中彌漫著谷香。瞧,又是一個豐收年!


        文章編輯:趙銀岷 
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:

        本網所有稿件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。
       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。
        刊發(fā)、轉載的稿件,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。


        稻花香里說豐年丨伊川小米博物館:追本“粟”源繪豐景
        2023-9-25 11:08:46    來源:新華社

        伊川小米博物館。

          □本報記者 劉曉陽 見習記者 劉靜雯

          “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�!边@一流傳千古的詩句,描繪了秋日豐收的景象。詩中的“粟”,俗稱“谷子”,脫殼之后,稱為“小米”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。

          “在‘最早的中國’二里頭遺址發(fā)現了大量碳化谷物顆粒,其中60%是碳化谷子顆粒,這說明距今4000年左右,在伊洛河流域已大面積種植谷子�!�9月20日,在伊川小米博物館內,講解員魏姍姍將小米背后蘊藏的歷史文化娓娓道來。

          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谷子在種植、儲存、加工與食用等方面發(fā)生了巨大的變化。

          在古代,儲存谷子主要采用窖藏,人們在窯穴的表面先涂一層特制泥土,再用火烤,起到防潮的作用。如今,在伊川小米博物館的旁邊,就是現代化的萬噸谷倉,采用先進的通風系統、控溫控濕,保證谷子如新米一般,營養(yǎng)不流失。

          在加工方面,歷史上主要靠人工進行清理、分粒、脫殼等。如今,伊川小米已有了標準化的生產線,在小米博物館隔壁,三康米業(yè)的生產工藝國內領先,日產小米達120噸,45米長的生產線僅需一人操作。

          歷史與現代的碰撞、文化與科技的融合,讓昔日我國最具代表性的雜糧作物煥發(fā)了新活力。

          伊川縣地處豫西淺山丘陵區(qū),得天獨厚的丘陵環(huán)境和富硒土壤條件,非常適宜谷子生長。伊川成為全國春谷小米上市最早的區(qū)域之一,位于呂店鎮(zhèn)總面積350畝的全國谷子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基地,種植了國家谷子高粱產業(yè)技術體系征集的60個優(yōu)質品種和40個試驗材料,已建成智慧化農業(yè)云平臺,通過遠程操控管理系統,實現了智能檢測指標、自動控制灌溉施肥。

          目前,伊川縣種植優(yōu)質谷子20萬畝,年加工銷售伊川小米5萬噸,谷子種植面積和小米加工能力均居全省第1位。伊川小米2018年被登記為地理標志農產品,2020年被農業(yè)農村部納入名特優(yōu)新農產品名錄。

          秋分前后,伊川小米陸續(xù)進入收獲期。陣陣秋風吹來,沉甸甸的谷穗隨風搖曳,空氣中彌漫著谷香。瞧,又是一個豐收年!


        文章編輯:趙銀岷 
         

        版權聲明 | 焦作日報社簡介 | 焦作網簡介 | 網上訂報 | 聯系我們
        版權所有: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        《焦作日報》遺失聲明熱線:(0391)8797096 郵編:454002
       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(0391)8797000 舉報郵箱:jzrbcn@163.com
        河南省“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”專項整治工作熱線:0371-65598032 舉報網站:www.henanjubao.com
       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-1
       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41120180013
    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號:11642120  地址: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(yè)·國貿大廈 


  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        版權所有: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      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1120180013 電話:(0391)8797000
       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不卡,亚洲色图日本免费在线,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,日韩精品另类天天更新
        <ul id="v9hvu"><meter id="v9hvu"></meter></ul>
        <dd id="v9hvu"><legend id="v9hvu"><strong id="v9hvu"></strong></legend></dd>
      • <b id="v9hvu"></b>